文章
-
肝病二部曲-肝硬化 肝硬化是指肝臟細胞長期不斷地受病毒、酒精、藥物、化學物質或自體免疫系統等破壞,出現廣泛性的纖維組織增生與肝細胞再生結節,而導致肝小葉構造改變與阻礙血流循環路徑,使得肝臟變形、質地變硬,影響肝細胞正常代謝和調節功能。 病因 1.慢性B型、C型病毒性肝炎 2. 酒精性肝病 3. 自體免疫肝炎 4. 鐵、銅沉積引起的肝病 5. 藥物性肝硬化 6. 慢性心臟衰竭 7. 膽汁鬱積肝硬化 臨床症狀 肝硬化初期病患可能完全沒感覺,但當疾病持續進展,可能會開始出現以下症狀 疲累、倦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 黃疸、皮膚搔癢。 茶色尿、灰白便。 脾臟腫大、貧血...
-
認識肝臟及功能 肝臟是人體最大及功能最複雜的器官,於成人重約1.4公斤,位於右上腹部,由鐮狀韌帶分成左右兩葉,右葉較大,左葉較小。 肝小葉是肝臟的功能單位,由肝細胞組成,每一小葉由肝動脈、門靜脈之分枝及膽管相連接。 肝臟血液供應75%來自門靜脈,含有豐富養分;其餘則來自含有氧氣之肝動脈。 肝臟的功能 一. 分泌:製造膽汁、肝素與血漿蛋白,以維持腫脹壓及凝血作用 二. 儲存:儲存肝醣、維生素A、D、E、K、銅、鐵 三. 保護:吞噬作用、分解毒性物質 四. 新陳代謝:促進醣類代謝與合成、合成或分解脂肪已產生能量、維生素D的活化作用
-
B肝知多少 肝炎是一種因肝臟細胞的發炎,導致肝細胞受損的肝臟疾病,若是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就是B型肝炎。在台灣地區約有三百萬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相當於每5個人中,就有1人是B型肝炎帶原。 所謂B型肝炎帶原,是指一個人受到B型肝炎病毒感染後,身體未將病毒清除,而持續存活於血液及肝細胞內,固可於血液裡測得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陽性。又可分為健康帶原者、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傳染途徑: 1垂直傳染:是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肝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2水平傳染: 是指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如:輸血、打針、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