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因為世間的一切皆「戲論」阿!世間的一切禍福、貧富、貴賤、得失在般若(prajñā)的觀照下都是「虛妄不實」的。以老子的語言就是禍福相倚、得與失是一體兩面。若將心識執著於世間這些戲論,則心識將必定不能自由。心識被綁住於世間的一切事務,將不能用在於「反本歸根」的道路。具般若智慧的人其心不「住」於世間事物,因此大智若愚。因為談到「般若」所以不得不談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心經」在中土最為人所熟知,是「般若法門」的總匯與核心。其中一段經文"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這裡翻譯成古梵文"bodhisattvo prajñā-pāramitām āśritya viharatyacitta-āvaraṇaḥ ." 其中「菩提薩埵」bodhisattva由bodhi(菩提)與sattva(有情或翻成眾生)組成,就是這裡講的"行菩提道的眾生"簡稱「"菩薩"」。prajñā-pāramitām āśritya 依般若波羅蜜多。viharati是住的意思。citta是心識、āvaraṇaḥ是掩蓋的意思。a-citta-āvaraṇaḥ就是心識沒有被掩蓋住。.............
-
陳建富醫師講各位同學,梅花文武法理分為世間法、出世間法、地盤法、天盤法、與西域佛法。三千年來梅花拳與功法與這些法理融匯所以稱為梅花神拳。我們這一班的成員大多是企業主或者是醫師,壓力非常的大,常常在空中飛來飛去,練功也常常間斷,氣海好不容易氣機發動,一下子又沒有了。更不用談所謂關竅的開啟。所以有時會灰心這是正常的。上一次的課程所談的是甘露門的初法是為了要治病。這一次要談的是智慧門。有了智慧門的法理就不會患得患失了。因為有一些新學員所以我先簡單介紹一下修行法門。梅拳法王老祖傳法時稱梅花文武大法以一教領萬教、以一法代萬法。其中萬法可二分為慧行與行行..................
-
由於網頁錯誤請點此處
-
『守中』初論 (一) 「大中至正」陳建富醫師著萬物生於「無中妙有」‚「無」為「空性」;「妙有」化「一」。此「一」乃人身中「太極」也。此「太極」動而分。上為「離火」下為「坎水」右為「震東」左為「兌西」成「後天八卦」。「後天八卦」於身化為心、腎、肝、肺,於中為「黃土」乃脾胃是也。太極乃人之本根。不偏不倚謂之「中」;不頃不斜謂之「正」。所謂「大中至正」乃「太極和合」之「象」也。然凡人皆有缺有損。受業之累汲汲營營於名利,性情因而不定;因生老病死之循環,「五心不和」而致「五氣不調」。因「業力」而無法「守中」。「妄心」動而上浮,「離火赤炎」而「腎水井枯...
-
上馬如『天神』下馬如『文人』在古代有人形容岳飛,說他上馬打戰的時候有如天神下凡一般的所向披靡,然而當他下馬的時候就如同文人一般的溫文儒雅。武術可以變化一個人的氣質,因為在武術的各種演練裡是動用到身、心、靈各個層面的運動。它可以是很表淺的身體運動,它也可以練到很深邃得心靈層面。他靜如處子動之如脫兔。現代的人們的身心靈都受到很到的束縛與壓抑,可是卻找不到紓解的方法,長期下來而悶出病來。我們人類是由最原始的動物慢慢演化而來的。以我們的大腦來說,最原始的動物是沒有大腦的,脊椎動物的演化是從脊髓先開始,然後發展出腦幹。這個腦幹存在我們大腦的最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