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本院特設夜間無痛胃腸鏡檢查不用請假不用餓肚子也可以檢查喔。旗艦級心臟超音波健保給付。糖尿病高血壓照護中心成立。無痛胃腸鏡有健保者輕鬆負擔可安排。
:::

一、何謂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指消化道部位受到胃液的腐蝕造成黏膜受損,使黏膜層產生糜爛的現象,常見的消化性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最多,其次是為胃潰瘍。

消化性潰瘍患者常見的症狀,心口灼熱感、腹部以上疼痛,疼痛甚至會反射到胸部或背部另外,患者也會打嗝、噁心、嘔吐、嘔酸水、食慾不振、腹脹感等不適症狀。

 

 

病        症

胃 潰 瘍

十二指腸潰瘍

疼痛部位

左上腹部

腹中線的右方或肚臍上方

疼痛發生時間

進食後半小時至1小時

進食後23小時

疼痛持續時間

可持續15分鐘到1小時

吃完食物24小時到下次進餐

疼痛性質

燒灼感

饑餓時不舒服感

進食對患者影響

進食會加重疼痛

進食可減輕疼痛


二、造成消化潰瘍的原因

  內在因子   

    人的胃壁會分泌胃蛋白脢原,當它和胃中的鹽酸混合之後,就變成胃酸,胃酸它能分解食物,也能侵蝕胃壁,但正常情況下,腸胃黏膜對胃酸的侵襲有很好的防衛能力,其表皮細胞及分泌之黏液、胃黏膜細胞膜有阻酸作用。胃腸攻擊因子和防禦因子一旦失衡,各種消化性潰瘍的症狀便一一出現。

  外在因子

 1.幽門螺絲桿菌之感染: 95%十二指腸潰瘍與75%胃潰瘍患者的消

  化性細胞上皮找得到這種桿菌

 2.藥物對胃黏膜之破壞: Ex.非類固醇發炎止痛劑(NSAID)、阿斯匹林

(Aspirin)藥物

 3.飲食習慣不良,常暴飲暴食、無定時定量、常吃刺激性食物;抽菸、

酗酒及精神之壓力和情緒不穩定,都是容易造成消化型潰瘍的原因。

 

三、消化潰瘍的檢查方法

      消化性潰瘍的診斷,單憑臨床上症狀或抽血、驗尿、驗糞便…等實驗室的檢查,只能做為輔助檢查,其在幫助潰瘍嚴重度的評估上並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內視鏡診斷的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且可以確切檢查出潰瘍的程度、位置,直接觀察病灶,研判病變的嚴重度,同時,可以取胃部組織,做病理切片,檢查病變處為良性或惡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否及其發炎的程度,也可以用於治療、止血

      因此,無痛式胃鏡檢查,即是採用局部麻醉的方式,讓病患感受不到吞內視鏡的不適,是最好的診斷方法。

 

                        本院有最新新型極細鼻胃鏡,

                 由權威專科醫師以特殊技巧,

          讓你不再隱隱作嘔,顛覆你對傳統胃鏡的看法

友善列印頁
傳送此文章給好友